Route
Contact Bet365
2025-11-15 02:49:33
Bet365 - Online Sports Betting(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933234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1.14 (21)申请号 0.3 (22)申请日 2018.12.31 (73)专利权人 昆山奥仕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开发区 大通路南侧、马塘路东侧 (72)发明人 沈文华范志清 (51)Int.Cl. A61G 5/04(2013.01) A61G 5/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车架及电动轮椅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及电动轮椅,其 中,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上靠背、下靠背、 电池架、座框架;前车架的上部与后车架的前部 枢转连接,后车架的中部与下靠背的中部枢转连 接,下靠背的上部与电池架的后部枢转连接,电 池架的前部与前车架的下部枢转连接,后车架的 前部与座框架的前部枢转连接,座框架的后部与 上靠背的中部枢转连接,上靠背的下部与下靠背 的上部枢转连接,下靠背的下部与后车架的中部 枢转连接,前车架、后车架、上靠背、下靠背、电池 架、座框架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 耐磨衬套。本实用新型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 U 车架,重量仅为相同规格的铝合金车架重量的 4 50%,使整车重量降低30%,适合外出携带使用。 3 2 3 3 9 9 0 2 N C CN 209933234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上靠背、下靠背、电池架、座 框架; 所述前车架的上部与后车架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中部与下靠背的中部枢转 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上部与电池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电池架的前部与前车架的下部枢 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前部与座框架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座框架的后部与所述上靠背的 中部枢转连接,所述上靠背的下部与下靠背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下部与后车架 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前车架、后车架、上靠背、下靠背、电池架、座框架均采用碳纤维复合 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上铰链孔与后车架前铰链孔连 接,所述后车架的前铰链孔与座框架的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中铰链孔与下靠背中铰 链孔连接,所述电池架前铰链孔与前车架下铰链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靠背通过一铰链副与下靠背连接, 所述座框架的后铰链孔与上靠背的中铰链孔连接,所述下靠背上铰链孔与电池架后铰链孔 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下铰链孔与后车架的中铰链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扶手连板、扶手固定板、 护裙板; 所述扶手固定板的上部与扶手连板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扶手连板的后部与上靠背的 上部枢转连接,所述上靠背的中部与座框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座框架的中部与扶手固 定板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护裙板通过滑槽和旋钮固定在所述扶手固定板上,所述扶手连 板、扶手固定板、护裙板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固定板上铰链孔与扶手连板前铰 链孔连接,所述扶手连板后铰链孔与上靠背上铰链孔连接,所述上靠背中铰链孔与座框架 后铰链孔连接,所述座框架中铰链孔与扶手固定板下铰链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防翻架和第二防翻 架,所述第一防翻架的前部与下靠背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后部与第二防翻架的 上部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防翻架的下部与第一防翻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防翻架和 第二防翻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翻架前铰链孔与下靠背下铰链 孔连接,所述后车架后铰链孔与第二防翻架上铰链孔,所述第二防翻架下铰链孔与第一防 翻架后铰链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 结合形成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衬套为碳化钨耐磨层。 10.一种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椅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 架。 2 2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 1/4页 车架及电动轮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及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 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具备人工操纵智能控制器,就能驱动轮椅完成前进、后退、转 向、站立、平躺、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 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然而,现有的电动轮椅存在重量较重,折叠后携带不够轻便的 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及电动轮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 足。 [0004]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架,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上 靠背、下靠背、电池架、座框架; [0005] 所述前车架的上部与后车架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中部与下靠背的中部 枢转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上部与电池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电池架的前部与前车架的下 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前部与座框架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座框架的后部与所述上靠 背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上靠背的下部与下靠背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下部与后 车架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前车架、后车架、上靠背、下靠背、电池架、座框架均采用碳纤维 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0006] 优选地,所述前车架上铰链孔与后车架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的前铰链孔与 座框架的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中铰链孔与下靠背中铰链孔连接,所述电池架前铰链 孔与前车架下铰链孔连接。 [0007] 优选地,所述上靠背通过一铰链副与下靠背连接,所述座框架的后铰链孔与上靠 背的中铰链孔连接,所述下靠背上铰链孔与电池架后铰链孔连接,所述下靠背的下铰链孔 与后车架的中铰链孔连接。 [0008]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扶手连板、扶手固定板、护裙板; [0009] 所述扶手固定板的上部与扶手连板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扶手连板的后部与上靠 背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上靠背的中部与座框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座框架的中部与扶 手固定板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护裙板通过滑槽和旋钮固定在所述扶手固定板上,所述扶 手连板、扶手固定板、护裙板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0010] 优选地,所述扶手固定板上铰链孔与扶手连板前铰链孔连接,所述扶手连板后铰 链孔与上靠背上铰链孔连接,所述上靠背中铰链孔与座框架后铰链孔连接,所述座框架中 铰链孔与扶手固定板下铰链孔连接。 [0011] 优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防翻架和第二防翻架,所述第一防翻架的前部与下 3 3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 2/4页 靠背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的后部与第二防翻架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防翻架 的下部与第一防翻架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防翻架和第二防翻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 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翻架前铰链孔与下靠背下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后铰链孔 与第二防翻架上铰链孔,所述第二防翻架下铰链孔与第一防翻架后铰链孔连接。 [0013] 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结合形成的材料。 [0014] 优选地,所述耐磨衬套为碳化钨耐磨层。 [0015]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车 架。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 成的电动轮椅车架,重量仅为相同规格的铝合金车架重量的50%,可以使整车重量降低30%, 相比铝合金车架的电动轮椅更轻便,适合外出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轮椅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中电动轮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 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 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轮椅,其包括:车架。该车架主要采用碳纤 维复合材料,并在外部套设有耐磨衬套。通过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电动轮椅车架,重 量仅为相同规格的铝合金车架重量的50%,可以使整车重量降低30%,相比铝合金车架的电 动轮椅更轻便,适合外出携带使用。 [0022] 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1、后车架2、上靠背6、下靠背3、电池架4、座框架5。其中,所 述前车架1、后车架2、上靠背6、下靠背3、电池架4、座框架5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 套设耐磨衬套。 [0023] 具体地,所述下靠背3的下部与后车架2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前车架1的上部与后 车架2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2的中部与下靠背3的中部枢转连接,所述下靠背3的上 部与电池架4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电池架4的前部与前车架1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 2的前部与座框架5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座框架5的后部与所述上靠背6的中部枢转连接, 所述上靠背6的下部与下靠背3的上部枢转连接。从而,以上形成两个联动的四连杆结构作 为车架的主体结构。 [0024] 为了实现上述各结构的枢转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车架1上铰链孔与后 4 4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 3/4页 车架2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2的前铰链孔与座框架5的前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2中 铰链孔与下靠背3中铰链孔连接,所述电池架4前铰链孔与前车架1下铰链孔连接。所述上靠 背6通过一铰链副15与下靠背3连接,所述座框架5的后铰链孔与上靠背6的中铰链孔连接, 所述下靠背3上铰链孔与电池架4后铰链孔连接,所述下靠背3的下铰链孔与后车架2的中铰 链孔连接。 [0025] 所述车架还包括:扶手连板10、扶手固定板9、护裙板11。其中,所述扶手连板10、扶 手固定板9、护裙板11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0026] 具体地,所述扶手固定板9的上部与扶手连板10的前部枢转连接,所述扶手连板10 的后部与上靠背6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上靠背6的中部与座框架5的后部枢转连接,所述座 框架5的中部与扶手固定板9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护裙板11通过滑槽和旋钮固定在所述扶 手固定板9上。从而,以上形成一个随主体结构联动的四连杆结构,扶手可以随着车架的折 叠和打开而联动。 [0027] 为了实现上述各结构的枢转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手固定板9上铰链孔 与扶手连板10前铰链孔连接,所述扶手连板10后铰链孔与上靠背6上铰链孔连接,所述上靠 背6中铰链孔与座框架5后铰链孔连接,所述座框架5中铰链孔与扶手固定板9下铰链孔连 接。 [0028] 所述车架还包括第一防翻架7和第二防翻架8。其中,所述第一防翻架7和第二防翻 架8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且外部套设耐磨衬套。 [0029]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翻架7的前部与下靠背3的下部枢转连接,所述后车架2的后部 与第二防翻架8的上部枢转连接,所述第二防翻架8的下部与第一防翻架7的后部枢转连接。 从而,以上形成一个随主体结构联动的四连杆结构,防翻架可以随着车架的折叠和打开而 联动。 [0030] 为了实现上述各结构的枢转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翻架7前铰链孔 与下靠背3下铰链孔连接,所述后车架2后铰链孔与第二防翻架8上铰链孔,所述第二防翻架 8下铰链孔与第一防翻架7后铰链孔连接。 [0031] 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结合形成的材料。所述耐磨衬套为碳化 钨耐磨层。 [0032] 此外,所述车架还包括:脚踏板以及辅助所述脚踏板连接的脚架板。进一步地,所 述车架还包括如下结构:扣板16、万向轮座17、电机20、后轮21、前轮22、电池盒23、电池24、 扶手面26、座背垫27、小腿带28、脚踏垫29。其中,扣板16用于在车架折叠时扣住车架,前轮 22由万向轮座17安装固定。后轮21由电机20驱动,并由收纳于电池盒23中的电池24供电。小 腿带28和脚踏垫29安装于脚架上,座背垫27位于座框架5上。 [003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的部件其连接和成型都经过 优化设计,使其在实际使用中性能优越,使整车重量减轻的同时提高了车身强度和延长了 使用寿命,碳纤维复合材料因有很强的抗氧化和耐腐蚀的性能,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由于钢 材或铝合金都需要做表面去氧化层的前处理,会对环境保护影响,而碳纤维复合材料无需 做前处理的过程,批量生产不会造成环境破坏。 [003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5 5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 4/4页 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5]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6 6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附图 1/2页 图1 7 7 CN 209933234 U 说明书附图 2/2页 图2 8 8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电话:HASHKFK 手机:HASHKFK
Copyright © 2012-2024 Bet365户外滑雪培训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